查看原文
其他

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?专家点评来了→

学习大国 2022-08-08
202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
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出炉!

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,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。对此,有人感到担忧,有人觉得正常,你有怎样的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认识。
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
如果你是考生,你会怎么写?
一起来看专家点评↓↓

著名作家、语文教育研究者叶开:
关键是言之有物
(上下滑动查看)

看到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,我为考生们感到一阵轻松。“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,长大往往更看重结论”,这是一个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观察——“对此,有人感到担忧,有人觉得正常”,则是对这种观察的不同思考。


这个题目简约而明确,基本不用“审题”,较容易切入。选择“担忧”或“觉得正常”,都是可以的,似乎没有“正确性”的负担。因此,写作的关键是言之有物,逻辑合理,自圆其说。这个作文题给出了一个明确框架,不设置陷阱,不暧昧不清,不搞口号和形式主义,其实质是不为难考生。


以往的高考作文题,最可怕的“惯例”是要求考生仔细“审题”。“审题”这个词听起来就令人感到可怕,小小年纪的写个高考作文还得小心翼翼,要拼命地避开雷区,哪里碰到高压线就全盘皆输了,大热天的挥汗如雨真是太难了!这次作文题没有明显的雷区,对于考生来说这个题目是体现出一定善意的。或许是命题老师的善意,不愿意为难因抗疫而延期一个月、不得不在酷暑当中迎考的考生们吧。


本届作文题回到了成长本身,回到教育本身,回到生活本身。那么,具体成长的经验教训、具体的成长记忆、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欢欣,都是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直接调用的。对于考生来说,这种题目起码是有内容可写,而不必发空乏议论,不必强说一些大话和套话。


既然“审题”不难,内容比较容易帖实,那么最终的分数是看作文质量的,就是学生如何调动自己过去人生经验和积累,如何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了。当然,不是空发议论,不是堆砌好词好句,不能完全依靠套路写作文(靠套路大多数都是中等评分吧)。


我总是反复强调,真实、自然、准确地表达,是最好的语言。


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:

批判性思维很重要

(上下滑动查看)

坦率地说,今年的上海考题比全国卷好,很平实,很语文,很有味道,没有跟风,保持了上海的风格与特色。


写这个题目要注意两个判断。一个是事实判断,一是价值判断。


事实判断: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:人的好奇心、对对象世界的探索欲是与生俱来的,刚刚来到这个世界,睁开眼看世界,爱问为什么是孩童的天性。


可是,到了成年,这种天性越来越被磨损,随着现成知识的增多,渐渐失去,以致到了老年几乎丧失殆尽,这种现象,不仅仅中国如此,其他国家也如此,只是程度不同,我国比较严重而已。


什么原因?

1、现在的应试教育往往把孩子束缚在标准答案里,扼杀了他们提问的能力。应试教育只重答案,轻视过程,束缚了这种天性,在从小以被投喂被灌输的教育方式下对于探索欲也有所损害;而且越往上读,问题越少,到了高中就只关心标准答案了。

2、我国的教育大多是知识教育,灌输教育,知识教育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主体认知惰性探索精神的缺失。

3、当下社会上紧张的、功利至上、效率至上的生活方式与节奏,严重影响人们的批判性思维,造成了一种不需要独立思考的氛围。结果习惯于不提出质疑,失去了质疑的能力,失去了想象力,失去了创造力!

4、因为多媒体的发达,信息与知识的易得也是造成我们习惯于接受“送来的结论”。


于是乎,到了成年、老年便没有了探究的冲动,只看重最后的结果,重答案,重功利。


我在《人是怎么不见了》一文中,提出了束缚教育的五条绳索,便是这种现象的真实表达。


这就是事实判断。


但我们写文章尤其要注重“价值判断”,要有价值追求。首先要呵护孩童好奇心探究欲,不但要保护,还要激发。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成年人来说,批判性思维很重要,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和追求一种想一探究竟的好奇状态,追求多问一个为什么的情怀,不能人云亦云,凡事不加思考。这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。


写此文应该观点鲜明,不要犯“假辩证”的毛病。所谓“ 假辩证”指的是,结论也重要,过程也重要,质疑也重要,看上去四平八稳,其实什么也没说。学生应该针对某一方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。避免庸俗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。这道题其实不但紧紧地联系现实,批评教育现实,社会现实,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思辨性,并且也是人才观的一种思考,要人们思考教育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,人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!


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迅:

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分水岭

(上下滑动查看)

这道题目很亲民,一如各区模考学生多次练习的形式,很好地安抚了学生考第一科的紧张情绪。题目有思辨空间,如何看待人的成长这一现象?“担忧”与“觉得正常”可以较好区分学生的思维层次。


材料描述了一种现象:小时候喜欢发问,长大了往往看重结论。那么我们需要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?可能的原因会是:小时候生存经验有限,在探究外界的过程中,对未知、未来充满好奇心。随着成长,浸润社会之深,受外界影响越来越大。而现代社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节奏快,重视结果,忽略过程,发问往往成为一个多余的举动,会浪费时间,影响效率。久而久之,这将导致个人层面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,从不想问到不会问,而社会层面则丧失了创造力和自我更新能力,进而止步不前。


这样看来,“有人感到担忧”是有道理的,因为这样的现象的确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。我想大部分同学能想到这些。


但是“有人觉得正常”该如何理解呢?为什么觉得正常?这句话需要安放,需要分析,不能忽略,我认为这才是思辨点所在,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分水岭。


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是人的社会化程度高,被功利化思想绑架,已然“泯然众人”。就这点而言,其价值判断是与“有人感到担忧”相似的。但是还有其他的原因吗?从认知的规律来看,人的成长不就是从无知到有知,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吗?随着年龄增长,一个人的见识、视野、思维、能力等都会有足够多的积累,特别是价值观成熟后,就会用这些去解决和处理问题,去建构与外界的关系,这时候需要的自己的思考系统、价值判断系统,而非假借于别人的经验,所以不再发问,而是看重结论。


这个层次的思考不能少,“觉得正常”没有错,但是是否要再往前一步?“觉得正常”不代表就可以理所当然,是否应该规避宥于经验的泥淖呢?这或许也值得写一笔。


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↓↓↓


时事热点小测试↓↓↓


关注我们↓↓↓

来源: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公众号(柳琴)、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

本期编辑:梁冠群

喜欢本文,就点这里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